学术活动
欢迎关注华北电力大学!
【讲座主题】光伏发电效率提升
【时 间】2024年9月20日
【地 点】https://wlwth.xetslk.com/sl/OPzb (联系人:雷捷婷 15301327986)
【主讲人】
1、宋记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许晓敏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杨亚宁 英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4、丁 勇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李 乐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电工材料教研室,讲师,硕士生导师
6、武 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人简介】
1、宋记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6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本科学位,2008年6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8年7月在华北电力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方向为新能源电站技术;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承担多项能源电力央企科技开发项目。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辐照资源评估、云团监测与临近预报、储能电站状态检测。为三峡集团开发的“云团3D监测与光伏场站数字孪生”系统被列入发改委首台套项目。
2、许晓敏,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华北电力大学创新人才支持与培育计划。兼任中国“双法”研究会统筹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技术经济》青年编委。担任《电力建设》、Energy policy等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一直致力于新能源预测与决策、电力市场等方面前瞻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共负责纵向科研项目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共发表论文36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获科技奖励6项,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10项。
3、杨亚宁,现任英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本科学历,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新产品设计研发及新材料导入工作;主要负责完成了topcon组件、“ACE”系列集成组件、轻质组件、海上光伏组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近年参与了海上光伏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同时负责完成了BIPV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授权专利10项。
4、丁勇,2016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随后加入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自2019/12至2024/3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近5年,以(共一)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2)、Nat. Nanotechnol.、Nat. Energy、Nat. Commun.、Sci. Adv.、Prog. Mater. Sci.、Adv. Mater.(3)、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3)等论文80余篇,他引5000余次(H因子41),申请中美专利10余项,其中授权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5项。
5、李乐,中共党员,2015年和2021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获得本科及博士学位,2021年7月至今在华北电力大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金项目2项。获得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EPTC绝缘子专家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组成员、站用绝缘子技术工作组成员,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南方电网科研院项目等多个省部级科技项目。参与中央高校科研项目2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4项。已发表论文共18篇,其中第一者或通讯作者作19篇。
6、武昕,党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技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华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致力于能源互联网信息处理、工业互联网与信息物理系统领域的研究,在数字孪生电网基础设施构建、负荷集群智能感知与混杂控制方向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及国网科技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在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3篇,获中电建协电力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
【讲座内容】
1、宋记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云天气下光伏出力临近预报》
随着过去两年光伏装机量的猛增,其发电量已经占到全国的8%,随之而来的是其波动性给电网、调度带来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多云天气下,云团遮挡会造成光伏电站出力剧烈的斜坡现象,给电网造成巨大负担。随着电力市场实时交易的改革,在多云天气下实现精确的临近预报,就成了业主关心的事项。云团遮挡预报,建立在云团实时监测上。通常的办法是卫星遥感和地基云图。卫星遥感看的远,但是看的不够细。地基云图看的细,但是视野范围窄。两者结合将能完美实现临近预报。通过全天空成像仪拍摄地基云图,结合立体视觉,可以计算出云底高度、云团移动方向和速度,结合太阳方位变化,就能够计算出云团阴影在地面的移动轨迹。利用机器学习的办法,代入电站模型,能够在300秒内能行秒级预报,60分钟内进行分钟级预报。这为储能电站调度和电力市场实时交易提供了支撑。
2、许晓敏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机器学习在光伏出力功率中的应用研究》
在我国电力市场绿色转型背景下,光伏产业对电力市场的渗透率日益提高。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化,光伏发电日益普及,成为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不连续性等特点,这给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增加了不确定性[5]。准确的光伏发电功率的区间预测可以降低新建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和成本,为电力系统提供准确的预报前瞻信息以支持电网调度和电力系统调峰,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因此,准确的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是保障电力市场有序发展、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
3、杨亚宁 英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
《全场景高效光伏组件》
英辰“ACE”系列组件运用低温无水无损切片、大尺寸硅片、多主栅多分片、双玻双面发电、微距焊接、异型焊带等六大行业先进技术及AI质控工艺,组件端最高转换功率可达585W,发电增益可高达6%~15%,线性衰减≤0.4%,耐候性能出色,可应用于海上光伏、渔光互补、机场、高速公路、工商业屋顶等场景之中。“ACE”系列集成组件具有防眩光、不积灰耐腐蚀三大特性,可应对多种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防眩光特性可以解决机场、高速等场景下的排除视觉干扰的要求,同时提高光透过率,提升系统整体发电量;不积灰特性是通过对边框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组件达到自清洁效果,可以解决工商业、屋顶等应用场景下组件底部积灰严重的问题,降低系统的运维难度和运维成本,更适合低倾角安装的场景。耐腐蚀特性采用了强化封装材料,在海上光伏、化工行业等腐蚀性极强的应用场景下,耐腐蚀组件相较于常规组件具有明显优势。“ACE”系列轻质组件采用增强型透明前板搭配增强后板的封装方式,大大降低了组件重量,为承重能力有限的场景量身打造,灵活适用于多种场景。
4、丁 勇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组件》
丁勇博士致力于大面积高效钙钛矿光伏组件及其稳定性研究,通过原始创新解决材料不稳定、关键界面难控制、工艺制备复杂且器件性能差等“卡脖子”难题。经第三方认证,在大面积组件上取得22.4%的稳态效率,并被M. Green收录在第61、62和63期《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专刊上,奠定了我校在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上领先水平。
5、李 乐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电工材料教研室,讲师,硕士生导师
《基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光伏板静电除尘技术》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积灰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沉积于光伏板表面的灰尘会造成光伏玻璃透光率下降,进而使得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降低;此外,表面积污引起光伏板升温,“热斑效应”等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光伏板的使用年限。光伏板表面的有效除尘不可回避。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光伏板高效、有效静电除尘方法;除尘效果与薄膜类型、除尘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关,与薄膜方阻关系较小;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取决于薄膜的光学性能(透光率),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在光伏板静电除尘中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优化极板型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静电除尘效率;从表面形貌、光电性能等层面上分析,单壁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高低温性能,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可应用于沙漠、戈壁等地区。
6、武 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面向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的数字孪生空间技术》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能有效推动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光伏出力功率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等特性,会给电力系统造成冲击,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光伏系统呈现分布式、不在同一物理空间的特点,有必要研究能够对其整体性能分析、调控及推演的方法。构建数字孪生空间,能够提供分布式系统的一致性表征,将物理分散的光伏集中映射于虚拟空间,通过数据感知与模型重建等实现虚实空间光伏的双向交互,协助配电网高效参与光伏群组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与群调群控,对维护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