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欢迎关注华北电力大学!
一、讲座主题:电力设备监测技术、材料技术+电力大数据
二、讲座时间:2023年 12月29日 星期五 09:00-16:30
三、讲座地点:线上直播:https://wlwth.xetslk.com/sl/3j1XsP(联系人张馨燃:18911662193)
四、主讲人信息:
(一)主讲人:何玉灵
主讲人简介:何玉灵,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机先进设计制造与智能运维、复杂机电系统建模、智能机电设备研发方面的研究工作。担任《振动、测试与诊断》等4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省部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以第一及通信发表SCI论文60篇、授权发明专利23项(美日欧国际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讲座内容:电机绕组会同时承受铁芯传递而来的振动(二次强迫振动)和电磁力作用直接激发的振动(一次强迫振动)所导致的机械磨损、外部铁耗热源和内部铜耗热源引发的热磨损。在振动和热的共同作用下,绕组不同部位的绝缘会呈现出不同的退化规律。何玉灵老师针对机械磨损和热磨损联合作用下绝缘磨损失效的关键危险位置进行了针对性的逆向制造工艺优化,包括绕组绕线工艺、通风道设计加工工艺、耐磨涂层涂覆工艺等。目前已研制了相应的磨损实验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退化规律验证和制造优化工艺的初步模拟实验。
(二)主讲人:何成兵
主讲人简介:何成兵,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主任,电站节能与灵活性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动力机械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振动与噪声控制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燃煤电站灵活性技术、燃煤电站深度调峰运行优化、火电站热力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风电场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研究工作。
讲座内容:目前燃煤电站制粉系统普遍存在安全监控措施手段匮乏、磨煤机出口温度低等问题,何成兵老师针对燃煤电站制粉系统关键设备,开展其灵活性运行的安全与效率提升技术研究。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明确制粉系统缺陷以及健康程度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早期故障,跟踪其发展趋势,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用率;提升磨煤机出口风粉温度,降低煤耗、提升效率,在保证制粉系统健康、稳定、高效运行前提下,提高运行监控水平、优化维修方式、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三)主讲人:李 冰
主讲人简介:李冰,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人工智能学院电力视觉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承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项,承担国家电网公司、大唐新能源公司、中广核公司等企业科技项目20余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3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
讲座内容:传统的光伏/风力发电运维方法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维需求。电力视觉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智能巡检的重要支撑技术。李冰老师介绍了电力视觉技术通过对图像、视频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电力设备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与应用,并与传统的运维方法进行比较,介绍电力视觉技术非接触、非侵入、高效率等优点,可以为光伏/风力发电运维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主讲人:宋记锋
主讲人简介:宋记锋,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在华北电力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和储能,包括多云天气下光伏/光热出力临近预报、光伏系统图像/大数据融合巡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运维和故障诊断、太阳光传输照明等。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承担多项能源央企委托项目。开发部署了云团3D识别、储能系统数字孪生体、定日镜、光纤光导照明系统等多套先进太阳能和储能技术设备。
讲座内容:宋院长用生动精彩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利用双目视觉技术实现云团3D观测和重构的技术,形象地展示了云团阴影移动对太阳能电站造成的波动过程。该技术在三峡集团乌兰察布并网友好型风光储一体化电站上应用,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实际部署的光伏场站级的云团3D观测和预报系统,属于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项目。该技术目前正在进行升级,准备进行工程扩大化示范,满足广域分布式光伏集群的出力波动预报。
(五)主讲人:孙 鹏
主讲人简介:孙鹏,博士,1994年10月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封装、测试与可靠性相关研究工作,作为核心骨干参与研制了国内首个6.5kV/400A碳化硅MOSFET器件与18kV/125A碳化硅IGBT器件研制。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国网总部科技项目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
讲座内容: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和大规模柔性交直流电网的应用都使得电力电子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组针对电力系统中现有的硅基器件和新一代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在器件静动态特性测试、电流与结温状态监测、可靠性测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工作,研制了智能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并配套形成了一系列测试系统解决方案,支撑了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制与可靠应用。
(六)主讲人:张连根
主讲人简介:张连根,博士,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现为北京华电智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法人,技术总监,华北电力大学在读博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变压器、GIS、电缆局部放电检测、阻抗谱检测、介电谱检测方向上有多项自主专利和产品系列,核心成果被纳入多项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标准,并在全国80%的电科院得到推广应用。
讲座内容:局部放电作为电力设备绝缘缺陷早期检测和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电力设备绝缘状态监测和带电巡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的商业化产品在电力变压器高频检测和超声检测中开展了实践工作,但仍然存在着抗干扰性能弱、定位精度差等突出问题。张连根老师团队通过对试验回路和变压器绕组的宽频建模,基于多端检测的方式进行信号源电气位置的细致分析,实现PD信号的准确诊断和干扰信号的排除,针对待测实体变压器建立放电信号到达时间差指纹库,形成复杂传播路径体系下的空间网格搜索定位高精度计算方法。
(七)主讲人:宋杨凡
主讲人简介:宋杨凡,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河北省教育厅青年拔尖人才,保定市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氢能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6项。
讲座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攀升,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导致的全球危机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在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回收污水中的低品位化学能并转化成电能,因而被视为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的有效手段。宋杨凡老师团队将多相流态化技术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融合,提出了一种高效厌氧流态化微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并从溶液空间传质、高效电极制备、电池堆叠体系设计多方面综合提升了电池产电性能与污水处理效率。
(八)主讲人:刘宗德
主讲人简介:刘宗德,博士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表面工程与电站高温材料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微纳米表面技术、高温材料特性、耐磨耐蚀新材料研究。负责完成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GF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横向课题50余项。自主开发了用于锅炉四管高温磨损与腐蚀防护的新材料和激光熔覆锅炉管新技术、船舶与海洋装备的长效防腐防污新技术。成果在100余个发电厂推广应用,大幅度延长了电站锅炉管的高温耐磨、耐蚀寿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果已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结论为“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讲座内容:腐蚀与生物污损是海洋装备和船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污损造成船舶航速降低、碳排放显著增加。现有以涂料为主的船舶防腐、防污技术存在期效短、附着力低、涂装排放大量严重污染环境的VOCs等问题。刘宗德老师课题组历经20多年努力,自主研发了系列用于海洋装备与船舶的防腐防污新材料和在大型结构件表面制备超长寿命防腐防污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该技术的防腐、防污寿命可达国外常用涂料的10倍以上。
(九)主讲人:杨世芳
主讲人简介:杨世芳,2015年6月获得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士学位,同年9月推免至清华大学直接攻读博士,2020年6月获得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8月入职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教研室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电压外绝缘,已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篇,EI检索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讲座内容: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绝缘子表面极易附着藻类微生物,严重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环境友好型长效抑藻RTV绝缘子结合藻类生长动态分布图构建了藻类生长的差异化防治体系,大幅提高了电网复合外绝缘抵御藻类侵蚀的能力。杨世芳老师团队研制的环境友好型长效抑藻RTV涂料在变电站/换流站和线路上示范应用,运行3年后表面几乎未见藻类附着,运行安全可靠。为轻、中、重覆藻地区提供了一套经济、高效、精准、可行的隐患差异化防治方法,该材料应用于南方地区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覆藻绝缘子运维检修策略制定。
(十)主讲人:侯宏娟
主讲人简介:侯宏娟,博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成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委员,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长期从事太阳能热利用、热力系统节能及系统集成与优化、多能源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热力学及能源高效转换与安全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理论与技术,综合能源系统研究。
讲座内容:侯宏娟老师针对多能源互补区域供热中源头互补、用能行为刻画,以及供热/冷管网系统日趋庞大,管网复杂、热惰性高、水力失衡以及管网故障诊断等问题,通过对用户端用能行为精准预测技术、基于过程机理与深度学习的冷热电管网故障预警技术、基于阻力辨识的集中供热/冷管网的平衡与运行调控技术、冷热电联供系统关键设备的容量配置及运行调控优化技术、系统能效评价与智慧管控系统的开发,形成基于前馈反应的多能流转化供应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优化调度,进一步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为多能互补的区域供热系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十一)主讲人:贾惠彬
主讲人简介:贾惠彬,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的本科生课程为《通信电子线路》、《数据通信》、《物联网技术》,研究生课程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配电网故障诊断、传感网与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表现力的可视语音合成的研究”、“文本无关的语音转换方法研究”,863项目“自然人机交互中口语产生新方法的研究”,欧盟合作项目“Cross-Modal on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目前已在国内外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被EI检索15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基于多端行波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完成与电力企业的横向课题多项。
讲座内容:时间敏感网络(TSN)是一种新型的确定性网络传输技术,通过TSN来保障智能变电站关键业务的实时可靠传输。贾惠彬老师结合变电站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特点,重点介绍了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智能变电站同步及异步调度方案。在同步方案中,提出基于时间感知整形的智能变电站时延边界计算方法、时间感知整形的智能变电站业务调度方案;在异步方案中,提出基于异步整形的智能变电站时延边界及积压边界计算方法、异步整形的智能变电站通信调度策略。
(十二)主讲人:成永强
主讲人简介:成永强,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现就职于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大数据分析方向的研究工作。共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金面上项目1项、电网公司横向项目10余项,参与各类项目10余项。受聘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数据中台实操应用和能力提升培训指导专家。近年承担的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场景相关项目,成果服务于北京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治理,获政府及相关委办局批示、感谢信18份,并为项目单位实现了数据增值变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讲座内容:国网北京朝阳供电公司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指导下,持续开展电力大数据服务生态体系场景构建。成永强老师团队与朝阳公司密切配合,基于电网数据覆盖面广、真实性高、实时性强的特点,依托北京公司数据中台、能源大数据中心,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场景构建,包括电力看双碳、电力看经济、电力看治理、电力看应急、电力看提质增效5个方面。对外服务对象包括朝阳区委、区政府及区发改委、住建委、城管委、商务局、应急局、文旅局、统计局、双碳办、CBD管委会等,应用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