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储能技术应用线上研讨会(第四期)

来源:发布时间:2024-06-12

图片1.png

【讲座题目】电-氢耦合技术

【时 间】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 14:00-17:00

【地 点】https://wlwth.xetslk.com/sl/2yazo0(联系人:王航杰15321299518)

1、【主讲人】 张丝钰

【主讲人简介】

张丝钰,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氢协同、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等领域的研究。曾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工作人员参与《氢电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下电氢气热冷多能互补发展潜力与实施路径研究》《零碳基础设施投资及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发表SCI及EI检索期刊论文数十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

【讲座内容】

报告首次提出“三位一体”的电-氢协同发展理念。“三位一体”具体包括:电、氢两种能源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协同、基于物理耦合的系统协同和立足产业布局的产业链协同。在定位协同方面,氢、电两套二次能源体系协同发展,有望分担新能源消纳和能源保供压力。在系统协同方面,氢能分别可作为电力系统的可调节负荷、可靠清洁电源和长周期储能,通过电-氢、氢-电“单向耦合”和电-氢-电“双向耦合”三种模式发挥协同作用。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是实现更大范围内价值创造的必要支撑。

2、【主讲人】 张 行

【主讲人简介】张行,国家能源电氢协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局“赛马争先”创新平台)管理办公室主任、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2022年新型储能氢储能调研组副组长,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电氢协同规划团队负责人,在氢能行业发展研究及电氢协同技术领域有丰富经验,承担南方电网氢能发展规划的研究及编制工作,作为核心骨干成功申报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专项领域牵头单位,连续两年成功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3年5月,受邀在国际氢能大会上做电氢协同研究经验分享。

【讲座内容】

电氢协同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二是让电网这张“海绵”吸纳更多新能源,促进全社会各行业深度脱碳,三是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大范围、长周期功率与电力电量平衡。电氢协同未来大规模产业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展望未来要宜电则电、宜氢则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如绿电制绿氢促进大规模海上风电消纳利用,绿氢及其衍生物(如绿氨)作为燃料参与电网调峰,电氢协同促进电力网络、燃气网络、热力网络、交通网络等多网融合等。

3、【主讲人】崔 崇

【主讲人简介】崔崇,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天然气掺氢相关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及成果转化工作。曾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1等奖1项、中电联协会一等奖2项。

【讲座内容】

(1)、在我国“双碳”发展战略驱动下,2030年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2021年开始单列氢能专项,多省市密集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2)、氢能产业包括制-储-输-用环节。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是实现电氢耦合的第一步。利用氢燃料电池、氢燃机发电是电氢耦合第二步。

(3)、推动绿电制氢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降低制氢成本。为降本增效主要围绕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电解水制氢成本开展研究工作。

(4)、氢能发电的主要产业是绿电交通用的氢燃料电池,以及可实现规模化氢-电转换的氢燃机。

4、【主讲人】刘 昊

【主讲人简介】刘昊 ,从事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工作,现任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键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武汉绿动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团队负责人。主持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技术开发及产线建设、高性能膜电极组件技及产线开发等多项公司重大项目,完成年产30万平全自主可控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年产百万片膜电极及碳纸扩散层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产线正式投产,实现膜电极及其关键原材料技术全自主产业化。生产的卷材质子交换膜及其膜电极性能与国外同类竞品相当。申请相关专利80余项,已授权20余项。获得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创新成果二等奖等。

【讲座内容】

(1)、国氢科技公司简介

简要介绍国家电投集团以及国氢科技公司发展情况及近期主要进展

(2)、国氢科技及其子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介绍国氢科技燃料电池及电解水制氢两个系列相关产品以及重点项目情况

(3)、国氢科技关键材料技术分享报告-质子交换膜

主要介绍国氢科技系列化质子交换膜相关产品及技术进展情况,包括燃料电池用及电解水制氢用质子交换膜。

5.【主讲人】关苏敏

【主讲人简介】关苏敏,三峡集团长江电力科研中心主管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主要开展氢能及新能源方向研究,组织公司氢能规划研究和制氢加氢站建设,累计参加国际交流三次并做主旨发言。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建设的“中国三峡绿电绿氢示范站”被央视及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参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2篇,申请专利7项,参编三峡集团企业标准4项。

【讲座内容】长江电力于2018年开展氢能研究,并于2021年立项开展“中国三峡绿电绿氢示范站”建设。示范站于2023年7月18日开始试运行,8月19日实现氢能船舶首次加氢,10月央视及国内主流媒体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示范站实现船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零”的突破,奠定船舶大量、快速充氢基石,助力国内入级氢燃料电池动力船“零”的突破;填补氢能在船舶交通领域的空白,通过绿电绿氢对船用燃油的替代,每年有效减少2700吨CO2排放,为“氢化长江”先试先行。

6.【主讲人】郭衍科

【主讲人简介】郭衍科,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燃料电池测评研究工程师。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系统测试评价、电解水制氢系统测试评价、氢能标准制/修订、企业咨询、质量体系管理等相关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态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测评技术与测试装备开发。发表SCI论文2篇,核心论文3篇。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

【讲座内容】氢燃料电池产品在实际运行场景下出现部分部件失效,引发氢气泄漏后的行为特征不明确,导致难以准确预测和评估泄漏事故的后果。目前国内氢能测试装备大多存在可靠性、稳定性差,设备响应速度慢,关键核心部件存在“卡脖子”问题等。需加快氢能装备研发,解决行业难题,提升国产化速率,促进行业发展。

基于燃料电池在用车碰撞后安全分析案例,探索燃料电池在用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技术体系,布局氢能产品运行安全。基于氢燃料电池在用车辆可靠性需求,与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成立“车用氢能安全监管及应急处置联合研究工作组”,开展车用氢安全测评技术研究并进行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返回